校园新闻

首页 > 校园新闻 > 正文

我校荣获一项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

发布日期:2004-11-12点击数:

近日,我校郑均宝教授等人完成的“转基因741杨”获得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,是河北省近年来在国家技术发明奖上的重大突破。该成果用分子生物技术获得转双价抗虫基因741杨在国内外是首次报道,在一个植物表达载体上构建部分改造的Bt Cry1A c和API也是首次报道。

杨树是我国平原绿化和速生丰产林建设工程的重要树种之一。但是虫害的肆虐对杨树的生长造成很大危害。半个世纪以来,人们使用化学农药防治虫害,获得了一定的效果,但也出现了不少问题:长期大量施用化学杀虫剂,导致害虫产生耐药性,使用药量越来越大,已至造成恶性循环;另一方面,过量使用农药也会杀灭害虫的天敌,对自然界和生态平衡造成破坏,而且直接威胁着人、畜的安全。

郑均宝教授等历经8年多的研究进行基因转化、室内及试验地的饲虫试验,获得了转双价抗虫基因的优良白杨派系杂种、基本不分絮的败育雌株抗虫741杨。其主要特征在于能抗鳞翅目主要害虫的危害,其中包括一年发生4-6代的杨扇舟蛾、世界性检疫害虫美国白蛾和舞毒蛾,以及杨小舟蛾和古毒蛾。由于741杨具有抗虫性,大大减少为防治害虫施用化学药剂的次数或完全不施用药剂,节省了人力和资金,直接带来很大的经济效益。同时也降低了长期施用化学药剂对环境的污染,减轻了对人类健康的危害以及降低对畜类生长发育的影响,从而带来很大的社会效益。而且,抗虫741杨是黄淮海平原适用的优良树种,它的两次杂交亲本均是我国乡土树种,抗逆性强,木材材质最优。

经过室内试验、中间试验、环境释放,转基因741杨已于2002年12月12日获准商品化生产。已在适生区北京、天津、河北、山东、河南、陕西等9处建立了育苗基地,育苗1000万株。在山东菏泽以混农林业栽培模式拟营造200万亩速生丰产林,在10年建成,已造林2万亩。

该项目推荐专家、中国工程院院士李文华认为,抗虫741杨是一项重要的科研成果,不仅具有重要的应用意义,在研究方法上也达到国际先进水平。中国工程院院士王涛认为该项目成果具有自主知识产权、具有民族性和乡土性,富于创造性。中国工程院院士沈国舫认为对741杨的观察已近30年,超过了半个轮伐期,转化两个不同杀虫机制的基因已有很好的表现,这样的工作国内外很少见。

作者: 编辑:admin